发表时间: 2020-02-09 16:01:17
作者: 上海省心园艺有限公司
浏览:
春羽(拉丁学名:Philodenron selloum Koch)多年生常绿草本观叶植物。植株高大,可 达1.5米以上。茎极短,直立性,呈木质化,生有很多气生根。叶柄坚挺而细长,可达1米。叶为簇生型,着生于茎端,叶片巨大,为广心脏形,叶长达60厘米、宽40厘米,全叶羽状深裂似手掌状,革质,浓绿而有光泽。
形态特征
多年生草本。株高可及1米,茎粗状直立,直径可及10公分,茎上有明显叶痕及电线状的气根。叶于茎顶向四方伸展,有长约40~50公分的叶柄,叶身鲜浓有光泽,呈卵状心臓形,长可及60公分,宽及40公分,但一般盆栽的仅约一半大小,全叶羽状深裂,呈革质。实生幼年期的叶片较薄,呈三角形,随生长发生之叶片逐渐变大,羽裂缺刻愈多且愈深。[1]
生长习性
喜欢高温并且湿润的生长环境,对光线的要求不高,耐阴的能力较强。春羽比较不耐寒,生长的适宜温度在18℃——25℃之间,冬季的越冬温度要不低于5℃。春羽喜欢疏松、肥沃并且排水性良好的沙质土壤。
地理分布
原产巴西、巴拉圭等地。我国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地区有栽培。
繁殖方式
播种繁殖
一般来说,生长较健壮的春羽植株的种子成熟后,这时就可以取下种子另外栽培,进行繁殖。播种时的播种土多以沙质的腐殖土加少量牛粪配制而成。在播种时要注意维持适宜温度,保证床面温度和环境温度在25℃-30℃之间,这样种子即可快速发芽,如果温度太低则不易出苗。
分株繁殖
一般生长旺盛的春羽植株,基部可以萌生分蘖,待蘖芽生长至4-5片叶时并产生不定根时可以与母根分离,即等到植株生根之后,待分离出来的蘖芽稍缓后即可另行栽培,进行繁殖,此种繁殖方法蘖芽极易成活。
扦插繁殖
春羽对砂质土壤常采用扦插繁殖的方法。繁殖季节以5-9月为***,简单说就是剪取壮健茎干2-3节,插入水苔或者粗沙中生根,保持土壤湿润,一般20天即可生根。或者将春羽的上部植株切下进行扦插,下部的老植株会萌发许多幼芽,这些幼芽也可进行繁殖。
注意事项
播种繁殖时注意环境温度的高低,适宜温度内才可以快速生根。
分株繁殖时注意环境湿度的保持,置于阴凉处,提高环境湿度。在把小珠从老珠上分离时要尽量不伤及老珠,尤其是老珠的根。可选择提前从侧珠摘心。[2]
栽培技术
栽培管理
土壤
就春羽的习性而言,春羽喜肥沃、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,因此对土壤要求较低。家庭栽培春羽可以选用腐叶土、泥炭土及园林等少量河沙混合而成。
浇水
春羽喜较湿润的环境,需水量较大,但对水的要求不高,所以平时可以浇淘米水。注意在生长期时保持土壤的湿润。需要注意的是,浇水量需要按季节改变程度。夏天的时候,多向叶片上及其周围喷水,以保持湿润环境;冬天的时候,应减少浇水的次数。
施肥
春羽适应性较强,无论湿润环境或者干燥条件,都可以尽快适应。因此对肥料的需求也不高,上盆时底部垫上一些蹄角片或者油炸,这之后只需每月施一次液肥,比如稀薄饼肥水。特别注意在冬季要少施肥或不施肥,以满足植物的需要。
光照温度
春羽喜温耐阴但不耐寒怕光,忌强光照射,适宜温度为18°-25°。因此在夏季需要将春羽移至阴凉处,避免阳光直射,在冬天可以移至光照充足的地方,尽可能使其越冬温度大于8°。
注意事项
春羽的常见病害包括叶斑病、炭疽病等,可选用多菌灵、甲基托布津等药剂进行防治。若出现叶片黄、枯等问题,需要进行修剪。春羽的常见虫害包括红蜘蛛1、介壳虫,可选用专用药剂进行防治。另外需要多通风以预防虫害。
温度保持在固定值20°左右,避免过热或过冷的空气环境;湿度保持高值,多喷水、洒水以增加环境适度;光照温度保持正常值,避免过高或过低;施肥原则为“薄肥勤施”并以氮肥为主;浇水频率高,夏季需保证时刻保持湿润,冬季需干湿交替浇水。[3]
主要价值
春羽主要的作用就是观赏性极高。
春羽因其优美的株型和宽大的叶片,以及较强的耐阴性,成为室内观叶植物流行花卉。春羽可以盆栽养殖点缀室内,将其放置在大厅、办公室或者客厅、书房等处,十分适合。